讀後感|人際的法則 — 怎麼面對他人求助?

長大成人是在情感上付出努力得來的

《人際的法則:一點就通,連難相處的人都可以應對》

The Rules of People: A personal code for getting the best from everyone

Richard Templar(理查.譚普勒),日出出版 (2021 年 08 月 11 日)

幫助他人的前提


幫助他人前,先保護好自己

幫助他人前,要先保護好自己。人們傾向於向熟識的對象以及有類似經歷的對象求助。雖然我們往往願意傾聽並分享自己的經驗,但如果我們自己都還沒走出困境,那麼選擇幫助他人對彼此都很危險。

首先,受困的對方正專注於自己的痛苦,無法顧及我們的苦處,所以他們的情緒和行為可能在無意間傷害到我們。假如我們沒有保護好自己,那我們可能被對方的無心之過重傷,從而無法做出適當的回應。

例如在聽人訴苦的時候,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堅定的立場,那很有可能將自己套入對方的情境,或是下意識地產生評價,而無法客觀地觀察對方的癥結點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給出的建議也很可能無法幫到對方。

因此,在協助他人前務必要確認自己的狀況良好。若有必要,可以向求助者道歉並說明無法幫忙的理由,嘗試從其他角度支持對方。畢竟我們不會所有層面都脆弱,還是有堅強的地方,可以從此處著手協助對方。另外,量力而為。不要承諾實現不了得幫助,決定幫助他人當下需要確認自己的狀況良好,幫助他人的過程也要讓自己狀況良好。

如果許下實現不了的承諾,將面臨 (1) 自己因協助他人而困擾、(2) 他人的失望、(3) 他人要面對臨時喪失協助的損失(對方原本可以在其他方面獲得進展的)

抱持同理心,取得求助者的信任

確認自己狀況良好後,還要了解求助者的情感需求。有時,想向他人訴苦求助,但聽完對方的分析和建議後,反而讓自己心情更差。(或是反過來,想幫助他人,但對方沒有好起來)這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,協助者沒有照顧到求助者的情感需求。由於求助相當於示弱,如果不是相當痛苦且需要他人協助,沒人願意冒著被傷害的風險暴露自己的弱點。

因此,在獲得實質幫助前,求助者往往需要協助者的承諾(言語、行動、眼神等),承諾求助者不會傷害他們的情感,承諾求助者可以暢所欲言、悲傷欲絕、憤怒抱怨而不會遺棄對方,承諾求助者能夠感受對方的苦處而不會因為一時的失態而看輕對方。


尊重求助者


不當表達的期待與祝福,可能成為求助者的壓力

倘若忽略求助者的情感需求而直接提供解決辦法,就好像指責對方的情緒反應很不合理:有解決辦法→沒必要感到悲傷→求助者感到背上→求助者有毛病。因此,面對求助者時,往往要先同理對方的感受,讓他們放心地和我們一同找出解決辦法。例如,一句「你感到很受傷嗎?」或「你生氣嗎?」等關心就可以讓對方明白我們的善意,讓求助者了解協助者願意傾聽和體諒。

與這些問候相反,「別擔心」或「不用哭啦」等否定對方感受的句子,會讓人誤會協助者無法同理求助者的感受,從而把安慰理解為輕蔑(原本的意思:從希望對方擺脫擔心狀態;誤會的意思:根本不用擔心好嗎?你到底在糾結什麼?)

「和我比起來,你好很多啦」或「你看某某某不是也過得好好的?」等告訴對方處境並不像他們所認為那麼糟的句子,則會讓求助者誤會他們沒資格抱怨。(原本的意思:希望對方不用過度擔心;誤會的意思:你的情緒是大驚小怪)

「看開點」或「振作起來」等命令句子,會讓人誤會協助者在看輕他們,從而把安慰理解為不體諒(原本的意思:希望對方看開點或振作起來;誤會的意思:這種廢話我也懂,如果有用我早就做了,何必跟你講那麼多,這種安慰沒有幫助也讓人覺得你根本不在意這件事)

換句話說,倘若自己有自己的困難和價值觀,沒必要在幫助他人時傾訴(可以選在自己的抱怨時機)。幫助他人時,談話的重心就放在對方和對方的感受上。

一旦對方知道你不會評價他,你們就可以自在地交流。對許多人而言,跟一個不會評價你的人討論某事,就是解決這件事的一種方式——不管是為了貞治解決問題還是只想找個人吐露心事。

尊重求助者的獨立意志

然而,很多時候,求助者也許不需要幫助,只是需要讓自己的情感有所宣洩,那麼光是同理對方就可以幫助對方。尤其在情感問題方面,我們往往無法解決他人的情感問題,畢竟那並非我們的情感。情感存在於求助者的內心,往往只能由他們來清理,無法由他人代勞。

那麼求助者究竟期待協助者能做到什麼?也許求助者想要他人的同理、想要透過聊天來梳理想法、想要抒發情緒的對象、真的想要解決問題、想要透過抱怨和否定來推卸責任、想要博取關注等。

重點是求助者不需要不請自來的幫助。一旦忽略求助者的動機,開始為別人構思解決問題時,也就代表 (1) 協助者已經不再傾聽對方了。(2) 協助者透露出救星姿態,彷彿求助者沒能力解決問題(這是否定對方的舉動)。

是以,下次面對他人的求助,可以先確認對方的需求,例如問問對方「你需要幫忙嗎?還是只想說出來讓自己心情好一點?」如果對方只需要一個聽眾,那就好好克制自己想做點什麼的衝動,當自己開始傾聽就已經開始在幫助對方了。

「建議」不總是面對求助的最佳解答

何況很多情況其實不適合給對方建議,因為我們能接受的線索限於對方提供的資訊,給出的建議可能過於侷限。此外,一項行為有無利害可以從時間長短、人際關係、物質損益等層次分析,而我們又無法獲得對方所有心理狀態,所以很難理解什麼建議最符合對方需求且對對方有利。

其次,我們的經驗有所侷限,沒辦法確認在對方上也能適用,倘若建議無用,很可能讓對方失望且遷怒於我方。再三,我們得尊重對方的人生經驗和努力:

人們需要自己深思熟慮後做出決定,這樣他們才會全心全意地投入並堅定完成任務。如果你告訴對方該怎麼辦,等於是抽走對方決策過程裡的重要階段,直接到達問題的終點。實際上把問題想通想透,權衡各個選項,考慮不同的意見,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
尤其是注意力放在自己時,也不適合給對方建議:

 當你給別人建議時會讓你自己好受點。可是我們是要去幫助別人,在這種時候你的感受並不是最重要的。我們得試想對方會怎樣看待他人給予的建議呢?即使你認為他們確實想要接受它,但是怎麼能確定這些建議一定就符合他們的最大利益?

給予對方不需要或不合適的建議,其實只是在浪費心力。假設你的朋友跟一個濫情的對象在一起,你認為他們會不知道分開對彼此都好?如果你直接說出你的建議,那只是讓他們無時無刻感到自己的無能為力。這並不會幫助他們離開對方,而你只是成為另一個控制他們的人罷了。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支持,不是無法落實的指示。


以對方為本的心態面對求助


幫助他人的重點在於對方,而不是自己

綜上所述,當有人來尋求建議時,最應該做的是協助對方找到正確答案。透過詢問來協助對方了解困惑,透過提出不同可能來協助他們描述講不出的策略,協助他們釐清事情的走向,幫助他們了解選擇的後果,尊重他們選擇和承擔責任的尊嚴。

即使對方沒有照著自己認為最佳方案進行,也不需要太介意,因為我們已經盡力協助他們做出選擇了。我們在意對方的選擇的原因終究是我們自己,我們期待對方聽從我們的建議,而這建議對我們也有好處。

但再次回顧幫助他人的重點,幫助他人要關注的終究是對方和其感受,我們無權干涉別人的決定,也最好不要把自己的需求寄託在他人的決定。我們的需求要靠自己去爭取,對方的選擇要由對方自行承擔。協助者是事件的配角,盡其所能做到最好已然足夠。

責任的區隔是種體貼和尊重

這種責任的區隔不是無情,而是體貼與尊重。即使對方因選擇而受挫,那仍是他們做出的選擇,他們保住了自主權。何況,我們不是對方,只有對方才完全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,即使他們描述不出來。

此外,這樣也能避免名為幫助的控制。很多時候,提供幫助就是讓對方欠人情,讓自己成為對方的債主,從而獲得控制對方的權力和地位。然而,有來有往才是人們相處的本質。他人拒絕幫忙有可能是要擺脫這種控制或是要維持自己的控制權。因此,當對方拒絕自己的協助時,要意識到對方的反應,了解他們對於這個協助的感受為何,不用太耿耿於懷自己。

讓每個人都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是件非常重要的事。如果你總是幫人做決定——即使出於善意——你都是在奪走別人的自主權。

如果你總是對已經處在極度焦慮和無助的人們提出強勢的建議,這會讓整個局勢看起來像是你在替他們做決定一樣。他們自身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,你的初衷其實無關緊要。

最能幫助他人的方式,是讓不想說話的人知道,你並不會強迫他們。如果有人正經歷困難,你能說得最有幫助的話是:「如果你願意聊聊你的事,我很開心;但如果你不想談,我也不會主動問。」這麼做的話,他們在你身邊時就能感到放送,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用背負更多的壓力。

「否認」是一種重要且寶貴的情緒緩衝。

 你與他人任何一次互動,都會讓雙方過得更好或更糟,那些互動總會有所影響。

協助對方做出更好的決定,尊重對方的自主權,透過中性不帶有評價的詢問來了解對方的感受、探索可能的行動選項。

小訣竅

  • 當對方抱怨某人,但我不認同他的抱怨時,可以試著認同他的情緒,但對自己的立場打迷糊仗。例如:「是的,這的確會讓你很生氣。」這樣可以避免無謂的爭端,也可以讓對話繼續下去。
  • 不要對無法改變或無能為力的事情評論,這無濟於事且令人不快。
  • 安撫緊張的人時,不要說「別緊張」。因為對方緊張是因為在乎,是因為把事情做好相當重要,這意味著他們渴望成功而且有企圖心和動力去實踐。因此,不要把期待當成安撫,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很高興他們重視這件事,要教他們怎麼克服做事會碰到的難關,要陪伴他們讓他們得到信心。
  • 本性難移,所以能夠改變某人的行為就很棒了。每個人都是過往經歷的產物,所以改變行為就已經是帶給他們改變自身的機會了。在無法改變本性的情況下,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,因為他人行為產生的情緒都在自己身上,而不是他人身上,因此只能靠自己來調整情緒和認知。
  • 「大多數時候,別人的信念是你無法改變的,你再怎麼做都是白費工夫,但這並非意味著讓某些人改變是不可能的。能讓他們改變的必須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,他們必須親自感受、經歷,這些都是你無法越俎代庖的。」
  • 理解他人是在幫助自己,每個人都由其人生經歷塑造而成,因此對方讓我方不快的舉動都有其理由。若能了解他人負面的行為,即使改變不了事實或對方本性,也能較容易改變自己的認知,讓自己舒服一點。所以為了自己去了解他人吧。


此書其他內容


評論與建議

評論與建議的原則是要讓對方知道你的認可,再提供有價值的建議。常用的訣竅是將好的方面歸功於對方,而不好的方面則歸咎於客觀因素。陳述時可以用積極的具體評論為開頭,再敘述負面的評論(待加強處),最後補上統整性的正面評論。切記,評論與建議要注重時機與氛圍,無濟於事的評論(或是對方無法改變的事情)既徒勞無功也會讓人不快,要盡量避免。

感謝

感謝的關鍵在讓對方確切地知道我方在感謝什麼,清楚地告訴對方他們哪些作為讓自己感激不盡,表達對方在自己心中的位置。越具體且個性化的感謝,越能讓對方感到你的真心誠意。

讚美

稱讚的效用包含建立信任、表達關懷與友善、鼓勵對方堅持自己擅長的事、博取支持。真誠地稱讚要發自內心,陳述的內容要具體,可以直接針對對方心裡的訴求(能力認同感或歸屬感)等稱讚,也可以稱讚對方的作為,請對方自述也是一種表達興趣的稱讚手段。

信任

贏得信任的方法是信任對方:

  • 不要私底下散播或談論對方的謠言
  • 在外人面前要站在對方的立場
  • 在對方需要時給予支持與同理
  • 在不辜負他人信任的前提下,盡可能敞開心房合作
  • 無論是否認同對方意見,都要尊重對方的觀點,不能蔑視或嘲諷對方
  • 要認真傾聽
  • 向對方展現他們所關心的事物
  • 滿懷感激

道歉

「對不起」不是重點,重點是對方的想法和做法,重點是緩解雙方的不愉快,關係回到正軌。這可以透過友善的行為開端,然後好好聊聊彼此不愉快之處,討論往後怎麼避免重蹈覆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Back to top